流動性套利是指通過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利用商品價格在其他條件相同而市場流動性不同時的價格差異獲取利潤。金融產品的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平衡點決定的,因此在該價格點,如果有供給或需求的變動,將會導致供求移動到新的平衡點。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希望在當前價位買入或賣出某一金融產品的話,該買入或賣出行為將會導致價格的不利變動。投資者如果需要買入,由於市場需求增加,價格將會在目前的價位基礎上上升,導致其不能以期望的價格買入足夠量的產品;投資者如果需要賣出,由於市場供給增加,價格將會在目前價位的基礎上下降,導致其不能以期望的當前價格賣出足夠量的產品。
金融學理論中常用買賣一定數量的某產品對其當前價格的影嚮程度或某一產品買入報價與賣出報價之差來衡量一個產品的流動性,有些金融產品存在著大量的需求方與供給方,因此流動性較好,一定數量的買入或賣出對價格影嚮較小。有些產品的需求方與供給方都較少,因而流動性很差,一定數量的買入或賣出對價格的影嚮很大。對此類商品進行流動性套利大有可為。
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的成功與其推行的做市商制度緊密相關。通過做市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在某一價位充當投資者買入或賣出的交易對手,大大減少了投資者的流動性風險,從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參與。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如中國香港推出的類似納斯達克的交易所沒有發展起來,市場流動性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金融市場目前存在的大宗交易減持,也可以視為流動性套利的一種應用。需要短期變現的股票持有者,因為擔心短期內大量減持會對目前價格造成大的下行沖擊,而將所持股票按一定的折扣通過大宗交易轉讓給專門的投資機構,由該投資機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分期慢慢銷售出清,這樣不會對價格形成太大的影嚮。該投資機構的套利利益即為零散賣出與大宗買入的價格之差。
很多創新產品在發展初期,由於剛推出時不為廣大投資者所熟悉而不容易定價,將會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由金融機構充當做市商進行流動性套利非常關鍵,這既是市場有效發展的前提,也會為做市商帶來大量的利潤。
商業銀行的業務糢式,也可以從流動性套利的角度理解。商業銀行持有流動性較差的貸款、長期債券等資產,提供給普通居民的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從金融工程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實際上充當了活期存款的做市商。居民隨時可以從商業銀行處買來資產(存入活期存款),或者將資產賣給商業銀行(提取存款)。銀行作為做市商的買賣報價穩定,而且價差為0。價差是衡量流動性的一個關鍵指標。因此,可以認為銀行是固定收益市場水平最高的做市商。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多次在美國的「股災」等金融動蕩中抄底成功,也是某種程度的流動性套利。伯克希爾通過旗下保險公司,持有大量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持有這些低風險且高流動性的資產,是由保險公司所受到的金融監管及自身風險偏好所決定的。當金融市場進入動蕩狀態時,流動性處於自我縮減的正反饋機制。金融產品的價格由於流動性擠壓,價格大幅下降。伯克希爾所持有的巨額現金等高流動性資產,此時體現出價值。這個時候的投資,如巴菲特在次貸危機後投資高盛,一方面為金融體系註入了流動性,另一方面也為伯克希爾帶來了巨大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