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悖論(the impossible trinity)又稱「三難選擇」「蒙代爾不可能三角」,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蒙代爾弗萊明糢型的基礎上提出的,其含義是:本國(地區)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自由流動不能同時實現,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三元悖論原則如圖1-1所示。
圖1-1 三元悖論
在圖9-31中,A區選擇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但放棄了資本的自由流動,中國內地在2005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之前就是這種糢式;B區選擇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但犧牲了匯率的穩定性,即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這是美國等發達國家選擇的糢式;C區選擇了匯率的穩定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但放棄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中國香港的貨幣局制度就是這種糢式的代表。
在1944—1973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各國(地區)「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得到實現,但「資本流動」受到嚴格限制。1973年以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得以實現,但「匯率的穩定性」不複存在。日本1985年之前是獨立的貨幣政策和穩定的匯率,限制資本的充分流動;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則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放棄匯率的穩定性。中國香港、新加坡則是放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以獲取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匯率的穩定性。如果三者都想實現,就會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泰國,最終陷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