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形式的演进

(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信用货币的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信用货币是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经济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信用货币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

信用货币存在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辅币。辅币多用贱金属制造,目前世界上几乎都由政府独占发行,由专门的铸币厂铸造。其主要功能是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的媒介手段。

二是现钞。大多数现钞是由一国中央银行印制发行,其主要功能是作为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媒介。

三是银行存款。存款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这种货币又是债务货币。银行存款的形式很多,作为支付手段,最重要的存款形式是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四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以计算器及其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电子数据形式实现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的货币形式。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电子计算器技术的运用,货币的结算和支付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延伸,是信用货币发展信息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

总之,货币形态的演变依据于信用关系的不断拓展,货币的外在形式也不断地脱离具体物质形态的束缚,逐步抽象化和虚拟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5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