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識別是指運用有關的知識和方法,系統、全面、連續地對經濟行為主體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認識、鑒別和分析的行為。
金融風險識別是金融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實際上它是一個搜集並研究有關金融風險因素和金融風險事故的資訊,發現潛在損失的過程。它不是簡單、片面地指經濟行為主體對已存在損失的一種確認。通過建立系統化、制度化的風險識別機制,提高風險管理的主動性和反應速度,保證風險管理決策的有效性,提升經濟資本的配置效率。國際知名商業銀行往往建立科學的金融風險識別程序並建立相應的金融風險識別系統,為金融風險的評估準備數據資訊基礎。
金融風險識別的意義有以下3個方面。
(1)它是金融風險管理最基本的程序。金融風險識別的主要目的在於盡可能了解經濟行為主體面臨的金融風險的客觀存在,分析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以備選擇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進行風險防範和處理。如果沒有針對性,即使經濟行為主體擁有極為便利、可行的風險管理手段,金融風險管理的效果也不會是理想的。尤其是當企業在採用風險控制技術時更是如此。例如,一個不清楚風險損失發生原因的財務處理方案,是不可能在風險責任轉移和損失補償的經濟、合理有效性上獲得充分保證的。可以這樣說,金融風險識別是金融風險管理過程中最基本的和極為重要的程序。
(2)它是整個金融風險管理過程中極為艱難和複雜的工作。識別金融風險的主、客觀原因決定了這一工作的艱難性。這不僅是因為金融風險具有複雜性和多變性,而且識別金融風險還要受到企業管理者金融風險意識強弱的影嚮。一個具有較強風險意識的企業管理者,更願意、更容易覺察企業金融風險的存在。相反,倘若企業管理者的金融風險意識淡薄,則容易無視金融風險的存在。
(3)它是一項連續性和制度性的工作。金融風險的特性表明,此時的風險決不意味著彼時也會出現相同的風險表徵。此外,從經濟行為主體的大環境來講,它們處於變幻莫測的世界之中,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甚至新的價值觀念的不斷出現均可改變原有的風險性質,也可能出現前所未有的新風險。因此,要了解企業的金融風險狀況,就必須保持識別金融風險的連續性。同時,由於金融風險管理是一項科學管理活動,它本身要求有組織,並且需要落實為一項貫穿始終的嚴格制度。因此,金融風險識別還是一項制度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