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论(弹性分析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弹性论(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Approach),又称弹性分析法,是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产物。在国际金本位制下,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差额时,可以通过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加以调节,自动达到平衡。各国货币汇率和物价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也能够有效地进行调节。因此,这时较少出现国际收支的较大波动,政府也较少对之加以干预和调节。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一方面国际金融进入混乱和动荡时期,各国汇率和国际收支频繁波动。另一方面国际收支状况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时产生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达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平衡。

凯恩斯的理论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具有重要影响。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影响力日益扩大。

弹性论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1937年在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又经美国经济学家勒纳等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国际收支调节不是自动调节过程,而是政府政策起作用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改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因为货币贬值会通过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影响本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在一定的进出商品需求弹性下,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进而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由于这一理论紧紧围绕着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来论述国际收支调节问题,因此而得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47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