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而且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所不同。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般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偶发性因素
一些由非确定因素引发的突发性事件会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如:大面积自然灾害引起粮食大幅度减产,使得进口粮食的外汇支出大大增加;政治动乱等因素引起的国内生产量下降,造成出口减少,进口需求增加;由于政治方面原因,主要贸易伙伴国突然撕毁进口合同,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一国国际收支逆差。但是这些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冲击一般是短暂的,一旦这些因素消失,国际收支便可恢复正常。
(二)周期性因素
发达国家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一般而言,在经济繁荣时期,投资和生产会增加,国民收入也会增加,从而进口原材料会增加,对进口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会扩大,捐赠、旅游等服务支出也会增加,由此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在经济衰退时期,国民收入下降,进口原材料和消费品均会减少,服务支出也会减少。此外,国内物价会下降,有利扩大商品出口。从而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甚至出现顺差。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因经济周期更替而出现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会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如:当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进口原材料需求减少时,会造成以出口原材料为主要外汇收入来源的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减少,从而导致其国际收支逆差。
(三)货币性因素
一国的生产成本、物价水平、汇率、利率水平等货币因素的变化会造成该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如:当一国生产成本上升与物价水平提高时,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会下降,从而使商品出口减少;当一国货币发行量过多时,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使本国货币汇率和实际利率下降。一方面会造成该国产品成本和价格上升,不利出口而有利进口;另一方面实际利率的低下,会引起资本外流。这样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方面形成了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四)结构性因素
一国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供需结构、生产要素结构等),若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若一国产业结构单一,主要出口某种或某类产品,那么哪怕这类产品再完美,也难于始终占领国际市场,一旦出现更新更好的产品,该类产品就会被取代。如石油输出国依靠石油出口赚取外汇,出现了国际收支顺差。但一旦有新的燃料或石油替代品出现,石油输出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的地位就会被打破。
从产品供需结构方面看。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供需结构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若一国的出口产品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假如某国以出口汽车为获取外汇的主渠道,且原来该国生产的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后来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其他国家生产的性能更好、款式更新或价格更为便宜的汽车,该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就会受到冲击,会出现汽车出口收入迅速减少引发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
从生产要素结构方面看。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在生产要素上的优势就会不同,若一国生产要素优势遭到削弱也会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如某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这类产业上。但如果该国工资上涨率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劳动力价格就会过快上升,使原来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优势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优势也就丧失。再如某国原来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得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便宜,但当别国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而该国却仍固步自封,那么该国贸易收支就会恶化。
(五)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
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巨额的以追求投机利润为目的的游资(Hot money),它们为了进行套汇、套利等投机活动在各国之间频繁流动,造成短期资本项目的不稳定性,或使短期资本大量增加,或使短期资本大量减少,从而形成一国国际收支的剧烈波动。此外,因逃税或逃避某种管制而出现的本国资金外逃也会造成该国国际收支的逆差。
(六)国际债务因素
如果一国超过自身负担能力而过多的借入外债,或外债的期限安排过于集中,那么在该国进入偿债高峰期时,必然会出现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甚至会出现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初爆发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便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