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邓普顿的投资经典操作案例

经典案例2
——韩国危机里的宝藏

约翰·邓普顿说:“人们总是问我,前景最好的地方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问错了,你应该问,前景最悲观的地方在哪里?”1997年,如果有人这么问的话,邓普顿的回答必然是——韩国!

最悲观的地方往往埋藏着人们无心探窥的宝藏。

1997年,泰国爆发金融危机,不久,这场金融风暴开始席卷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亚洲的很多国家。几周之内,在这些国家的大量资本开始流出、汇率崩溃、金融机构倒闭、货币贬值逾50%、股市一落千丈、国内产出急剧下降。

这些国家的政府巨额债务缠身而无力偿还,经济陷入了混乱之中,局势异常严峻,急需援助。

当这场金融风暴彻底平息之后,很多经济学家试图从中分析出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以韩国为例,一种意见认为:引发韩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薄弱的国内经济结构,经济系统的薄弱和经济政策失误使投资回报率锐减,导致国外资本的退出。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基础不是导致危机的真正原因,因为只有那些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很高的国家受到冲击。国外投资者一旦发现该国外汇储备不够支付短期贷款,就会发生恐慌,撤回资金。从国际投机者的角度分析当某一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以偿付短期外债时,投机者就会在利益驱使下对该国发起攻击,受攻击国可能会由于应对失误而陷入危机之中。当时韩国政府采取了主动降低汇率的政策,试图规避危机,然而韩国的经济危机还是发生了。(中国政府当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

在危机爆发之前,韩国一直在努力朝工业强国的目标迈进,从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水平来看,是当时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邓普顿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韩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韩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很相似,但是鉴于韩国实行的名目繁多的管制政策,因此,他没有把资金投到韩国,他知道还需要耐心等待。

遭受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韩国,经济衰退似乎已是无可避免的。几乎大部分的投资者都对韩国市场不抱期望,撤离好像是唯一明智的选择。但是,邓普顿眼中看到的却是一个已经达到极度悲观点的市场,而在危机中暴跌的韩国市场遍地都是“便宜货”。老谋深算的邓普顿十几年来一直对韩国进行着跟踪和研究,他对韩国在危机之后的发展前景甚至比韩国人自身都清晰明了。如果危机造成的经济后果不为人们所了解或被高估,这个机会甚至会更好。

危机爆发后,迫于无奈的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划向韩国提供585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其渡过危机,但这项贷款计划附带很多条件,主要的条件是要求韩国对外资开放其金融市场,并将效率低下的公司从市场上清除。

邓普顿等待的出手时机终于出现了。

邓普顿通过一个总部在美国的专门投资韩国市场的基金,开始进入韩国市场。

1999年,当美国的互联网、科技股掀起一股股热浪,而以巴菲特等为首的价值投资者被市场认为“廉颇老矣”的时候,邓普顿避免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作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投资之父”,他正在收获着投资“极度悲观点”市场——韩国,所得的两倍之上的巨大收益和快乐。

2004年,91岁高龄的邓普顿又回到留下美好记忆的韩国。这一次他选择了韩国汽车制造商起亚汽车公司的股票。韩国起亚汽车公司是以其低市盈率、高收益增长率等多项优良的表现来满足“便宜货”理论标准的,邓普顿再次毫不犹豫地一掷千金。一年后,他收获了翻倍以上的利润。大师的传奇似乎永远没有尽头,90多岁仍旧在投资市场上叱咤风云,在世界投资史中,能留下几个人的名字?

丝毫不变的传奇不会重复出现,经常重复出现的是投资者一次次地由悲观到疯狂,由疯狂再到悲观;离开人群的方向,在偏僻的角落里,说不定正有着一份传奇在等着你。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3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