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品是指那些能夠實現同種功能的其他產品。一種物品價格上升引起另一種物品需求增加,我們就說這兩種物品「互為替代品」。像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茶與咖啡、鋼筆與原子筆等都互為替代品。我們再來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華為的行動電話和蘋果的行動電話就是非常典型的互為替代品。如果蘋果行動電話價格上漲,蘋果行動電話的需求量就會下降,大家會減少對蘋果行動電話的購買,而增加對華為行動電話的購買。正是由於大量替代品的出現,很多商品的價格才不能定得太高。
例子案例
在電燈被發明之前,美國主要用鯨魚油來照明。
隨著美國內戰的爆發,鯨魚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供給卻急劇下降。每箱鯨魚油從1823年的43美分1加侖(1美制加侖≈3.79升)漲至1866年的2.55美元1加侖的天價,人們甚至不敢在晚上閱讀,以此來節約費用。鯨魚油的高價使得人們開始減少對鯨魚油的使用,各種「節能燈」相繼被發明,並且人們紛紛開始保存鯨魚油。
然而與此同時,當鯨魚油的價格一路上升的時候,企業家開發替代品的動力也上升了。在歐洲,從煤裡蒸餾出來的煤氣成為一種經濟上可行的替代物,使鯨魚油的需求量大幅下降。那些追逐利潤的商人們受到莫大的鼓舞,紛紛去開發廉價的能夠提煉原油的工藝。
鯨魚油的替代品——煤油很快出現在市場上。隨後,每箱鯨魚油的價格跌到幾十年來的最低點,鯨魚油燈幾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然而,作為鯨魚油替代品的煤油也沒有存在很長時間,很快就被石油取代了。現在我們使用最多的就是石油。目前,各個國家都在努力開發新能源,比如太陽能、水能、核能、地熱能、風能等,這些都是石油的替代品。
經濟學啓示
在這個故事中,價格對需求起了作用。在鯨魚油價格升高的情況下,消費者通常會減少使用該產品,其他可替代能源就會被更迅速地開發出來。在這裡,鯨魚油、煤油就互為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