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社会各个层面都会出现马太效应。在经济学中,马太效应指资源不断向优势方集中,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不公平现象。
例子案例
《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写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故事的寓意非常明确,就是让富有的更富有,让贫穷的更贫穷。
马太效应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他发现:“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个现象在社会心理学、教育、经济、金融等领域广泛出现。
在经济学中,马太效应反映的社会现象呈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看到地价越拍越高,房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在股市狂潮中,赚钱的总是庄家,赔钱的总是散户。有钱人利用自身优势,变得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却越来越穷。所以,如果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某种形式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这就是经济学中讲的“马太效应”。当贫富分化太严重时,就需要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这也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职能:维护社会公平。
经济学启示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积,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随着优势的积累,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所以,如果你不想在所在领域被打败的话,就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地扩大优势。这是马太效应积极的方面。但它消极的方面就是很多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非常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