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價值,或者說時間成本是指時間的經濟價值。很多人認為工作的時候時間是有經濟價值的,因為工作的時候可以掙到工資,假如工資為每小時50元,那麼1小時工作時間的經濟價值就是50元。但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不工作的時間也是有經濟價值的。為甚麼?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機會成本。如果你把本當工作的時間用來打游戲或者玩耍,那麼你就放棄了這段時間可以得到的工資回報,你多玩耍1小時,就少得到50元。所以這段玩耍時間的經濟價值也是每小時50元。
例子案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許多企業並不在意消費者排隊等待的時間。比如,我們買車票需要排隊等待,逢年過節時,甚至可能要排一兩個小時的隊;去交行動電話費也需要排隊等候;上醫院看病更是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輪到自己,有時候甚至要提前好幾天預約。
2000年,美國奎斯特電信公司賠償消費者2.7億美元,來補償因延遲安裝設備而使消費者等待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們為消費者排隊花的時間付了錢。
我們的時間是有價值的。假設某個消費者的年收入是10萬元人民幣,她一年工作2 000個小時,那麼她的時間價值就是每小時50元。如果她決定去書店購買一本《紅樓夢》,價格是20元。那麼她需要開車去書店,其間停車、買書、開車來回,總共可能需要1個小時,則她買書的成本總共是50+20=70(元)。
但是假如她在網上購買,只需要花6分鐘就能買到這本書,此時時間價值是5元(每小時的時間價值是50元,相當於每6分鐘的時間價值是5元),加上20元書費和4.5元郵寄費,她在網上買書的總成本是29.5元,比去書店買要便宜40.5(70-29.5=40.5)元。
正是因為如此,網上購物才會流行起來。事實上,大多數網上零售商的商業戰略都是盡可能地節約消費者的時間,以此來吸引顧客,因為商家知道時間就是價值。
經濟學啓示
我們已經解釋過機會成本的概念,而時間也是具有成本的。網路能夠在21世紀如此發達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便利,節省了人們的時間。
比如,我們在網上瀏覽新聞,不但能節省去買報紙的時間,同時還能獲得更多更新的消息;我們在網上購物,不但便宜,還能節省我們去店鋪購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