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度交易 经济 正文 下一篇: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搭便车行为:例子案例

由于博弈参与者承担成本的能力不同,搭便车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广泛存在的。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1. 山寨产品

“山寨”一词最早指的是山中的城寨,在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后来也用来指称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如今,这个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盗版、克隆、仿制等搭便车行为。在制造业,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山寨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产品的外观和功能,通过节省研发费用、推广费用等方式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与成名品牌展开价格领域的激烈竞争。山寨产品的领域涉及服装产业、数码产业等。

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不同规模的厂商。由于研发的高投入,无论大厂商是否研发某产品,不研发始终是小厂商的占优策略。换言之,不进行研发,对大厂商的成果进行模仿和复制往往成为小厂商的理性选择。在小厂商肯定不会投入研发的情况下,大厂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进行研发投入。等大厂商研发成功后,小厂商选择“山寨”。

2. 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方式。在网络购物中,到底有哪些搭便车现象呢?

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卖家的搭便车行为,如卖A货或高仿产品。这种行为类似于前面介绍的“山寨”现象。这确实是一种典型的搭便车行为。但是,这里想重点分析的是买家的搭便车行为,没有买家的“配合”,卖家要想搭便车也没那么容易。

对于高仿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来自穷人假装有钱的需求,还来自富人的需求。人们的正常想法是穷人因为没钱,买不起名贵的正品,只能买便宜的高仿品。富人因为有钱,才会去买名贵的正品,并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然而,现实中,也可能恰恰相反。穷人背上一个名贵的包包,很容易被人认为是高仿的,所以,穷人需要通过买一个明显的正品来证明其买的不是高仿的;富人就算买一个高仿的包包,也会被认为是正品,所以未必需要通过买正品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因此,一些买高仿的富人搭了那些买正品的富人和穷人的便车。

很多人网购商品,在搜索的时候会选择“销量从高到低”的排序。这是甄选商品好坏的一个有效手段,销量很高的商品一般都不差,因为你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此外,大家在购买之前还会去“评价详情”中阅读已购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这些行为都是在搭已购消费者,特别是已经在使用的消费者的便车。这为后买的消费者节省了购物成本。

当然,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按照销量进行排名,一般的情况是价格越便宜的商品往往销量越大,这种产品的品质未必会特别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对于那些想购买更高品质的消费者来说,还可以通过“价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挑选。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区间里面,筛选出消费者评价比较高,销量也不错的商品,然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

3. 便宜没好货

人们相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道理,其实也是一种搭便车行为。现实中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准确判定一件商品的品质好坏,比如对于珠宝、茶叶、丝绸等,只有比较懂行的人才能判定出商品品质的好坏。如果某个商家以次充好,给一种低品质的商品标上一个高价格,这样做只能欺骗到不懂行的消费者,骗不了懂行的消费者。而那些不懂行的消费者因为清楚自己的不懂行,自然也会担心购买了以次充好的商品,所以他面对高价商品的时候会非常谨慎。在一个行业中,当懂行的消费者到达某种比例以后,商家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的企图就不容易得逞。这么一来,商家还不如制定一个低价格,以获得更大收益。由此,对于那些不懂行的消费者来说,就可以根据价格高低来判定品质的好坏。从这点来说,不懂行的消费者搭了懂行消费者的便车。这么做的前提是,对该产品而言,懂行的消费者在总消费者中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行。否则,对于不懂行的消费者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不买。

记得好多年前,有一个总裁班学员就和我说,他会反复告诉自己的孩子一个道理,买吃的东西就买贵的,贵的就是好的和放心的。确实,食品的品质高低相对容易判断,懂行的消费者会远多于不懂行的消费者,再加上食品的购买往往有重复性。这样一来,就算你不懂行也没关系,要想吃得好、吃得放心就买贵的,这基本上错不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264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