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

(一)直接信用控制

所谓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令,对银行系统创造信用的活动施以各种直接的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有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额、流动性比率等。

1.信用分配

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和客观经济形势,权衡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对银行业的信用加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信用分配一般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某些特别时期,如战争时期。由于这些国家投资需求多,资金来源有限,故不得不对信用采取直接分配的办法。例如,制定一国的产业政策,规定优先提供资金的顺序;或者按资金需求的轻重缓急,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部门;有的国家和地区还采取设立专项信贷基金的办法,保证某种建设项目的需要。

2.利率最高限制

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对定期以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目的在于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吸收存款。利率最高限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中央银行从1934—1980年实施的Q条例,该条例规定了银行各类存款的最高利率。利率最高限制的规定有利于防止金融机构之间为争夺存款而过度竞争,避免造成资金成本过高而使银行风险增大。但是利率最高限制本质上属于价格管制,存在着不利于公平竞争,保护落后的弊端。而且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率最高限制容易导致存款流出银行体系。因此,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已经放弃了利率最高限制的手段。

3.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是中央银行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规定的流动资产对存款或总资产的比率。

(二)间接信用控制

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采用非直接的控制方法,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金融检查等。

1.窗口指导

窗口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行情、物价走势、金融市场的动向、货币政策要求以及前一年度同期贷款的情况等,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以指导的方式要求其运行。有时窗口指导也指导贷款的使用方向,保证经济优先发展部门的资金需要。如果商业银行不按规定的增减对产业部门贷款,中央银行可削减向该行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窗口指导自身虽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由于中央银行对不接受指导者可以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因而对于金融机构还是具有较大的约束力。

2.道义劝告

道义劝告(MoralSuasion)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例如,在房地产与证券市场投机盛行时,要求商业银行减少对这两个市场的信贷等。道义劝告的政策效果表现在可以避免强制性信用控制所带来的逆反心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及各金融机构间的长期密切合作关系。道义劝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因而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的优点是较为灵活。但是要发挥政策工具的作用,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拥有最终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权力和手段。

3.金融检查

金融检查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银行的银行”的身份,不定期地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开,以监督商业银行的金融活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19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