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成因

由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比较复杂,各国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主要的有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部门结构说、预期说和其他学说等不同的解释。

(一)需求拉上说

所谓的需求拉上说,通常是指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财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对于需求的变动如何引起物价的上涨,西方经济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主要从需求方面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认为当经济中需求夸张地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社会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开支三项构成。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将拉动价格水平的上涨,特别是当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各种生产资料均无剩余,商品供给却不再增加。这样,过多的需求将拉动价格水平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上涨,从而形成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进说

成本推进说主要从总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的生成机理。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总需求过度,而是总供给方面的生产成本上升。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利润而构成的,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由成本推进引起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提高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投入材料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动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在一起的,而需求拉动说是撇开供给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成本推进说则以总需求给定为前提条件来解释通货膨胀,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部门结构说

部门结构说认为在供给与需求总量平衡的前提下,由于某些关键产品的供求失衡,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从经济部门的结构方面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发现即使整个经济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型通货膨胀。其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互相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在我国前些年中,一方面由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快于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致使供求失衡;另一方面国家为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通过增加信贷投放、减免税收等措施加以引导,也造成了货币供应量过多,总需求过大,从而形成了结构型通货膨胀。

(四)预期说

理性预期学派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美国的一个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派。在对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的看法上,该学派继承萨伊定律,吸收货币主义的自然失业率理论,强调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否定飞利浦斯曲线的有效性,从而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在当代通货膨胀理论中,合理预期学说具有重要地位,有些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的通货膨胀理论与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引进了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通货膨胀预期说主要是通过对通货膨胀预期心理作用的分析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发生。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的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时将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甚至达到预期价格以上。预期心理引起或加速通货膨胀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名义利率、提高对工资的要求等方面。

(五)其他学说

1.财政赤字说该学说的侧重点在于当财政出现巨额赤字,政府采取征收节支、直接增发纸币或发行公债等措施弥补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从而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2.信用扩张说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说是指对经济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不力、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盲目扩大信用,使虚假存款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新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进而使信用过度扩张,引起物价上涨。

3.国际传播说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说是指进口商品的物价上涨、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4.体制说

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从深层次挖掘需求拉上的原因,认为由于转轨时期国家与企业之间产权关系不明晰、权责关系不明确,从而使有效供给的增加和有效需求的增加总是不成比例,而需求的过度积累必然推动物价上涨。

5.混合类型说

该学说认为一国通货膨胀的机理十分复杂,体制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性因素等交互发生作用,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称之为混合类型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一般都需要结合一国的国情,尤其是体制改革等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能单纯从一个角度加以考察,从而综合诸多因素。因此,该学说相对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了通货膨胀,应着重考察总供给水平、成本推进率、结构调整滞后导致的瓶颈产业制约、利益驱动导致的微观主体不合理提价行为、居民对未来的预期等不确定因素以及国际市场物价、利率、汇率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当然,在分析的过程中有些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则不可以量化,因此对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分析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18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