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度交易 套保 正文 下一篇:

套期保值的理论发展

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在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演变的过程。迄今为止,主要有3种有代表性的套期保值理论,即传统套期保值理论、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现代套期保值理论。

(一)传统套期保值理论

传统套期保值理论由凯恩斯和希克斯于1930年提出,其核心在于对同一商品在期货市场上建立与现货市场部位相反的头寸,以规避现货的价格风险。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趋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因而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但是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品种相同、数量相等、方向相反”是市场对套期保值的整体印象。

(二)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在实践中,完全利用“品种相同、数量相等、方向相反”这个传统套期保值理论运作,对于企业来说,效果并不一定非常好。实际上,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并不是很强,现货企业的品种比较单一,而且现货产业的单位利润率比较高,此时利用这个理论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考察实际保值效果,规避的是某个时间点上的风险问题。例如,对于玉米贸易商来说,在企业买玉米现货的同时,抛出等量的期货,规避的就是买玉米时间点往后的价格波动风险。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若按照该理论严格运行,由于期货与现货存在升贴水问题、价格趋势波动问题、现货定价模式多样性等问题,根本无法完全通过套期保值工具以完全对应的方式来操作。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现货企业单位利润率大幅萎缩。传统套期保值理论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与环境,而且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多种因素也使得现实问题无法完全如传统理论那样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运作方法和理论上有所创新。

1.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

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由沃克(Working)于1960年提出,是指通过选择现货与期货或同类期货不同时间跨度合约之间,或有生产关系的不同品种之间的套期图利行为,以规避一段时间范围内的过程风险问题。该理论的交易特点不再像传统理论那么刻板,要求的品种不尽相同,但必须有关联性、数量相等、方向相反。该套期保值理论适合于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较强、产业链链条长、企业单位利润率较低的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现实。例如,压榨企业可在大豆、豆油、豆粕出现压榨利差时,通过买入美国大豆、卖出国内豆粕和豆油,建立一个虚拟的期货头寸,而真正的利润需要通过实物及生产过程产生。由于利差的正锁定,价格对于企业已经不重要了,企业可随时在美国买入大豆,从而锁定采购、运输、生产加工整个过程的风险,实现套期保值的效果。

2.现代套期保值理论

现代套期保值理论由约翰森(Johnson)、埃瑟林顿(Ederington)较早提出,通过采用马科维茨的组合投资理论来解释套期保值概念,即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头寸作为企业资产来看待,套期保值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在合适的或可承受的风险情况下获得对应的最好利润,即研究有效保值的操作方法。如在牛市环境下,卖出保值就可以减少卖出的规模,减少无效保值的量,根据市场情况,允许现货有一定的风险敞口。该理论是根据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收益的方差,确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头寸,以使收益风险最小化或效用函数最大化。其交易特点是更加灵活,品种不尽相同,数量不尽相等,方向相反,适用于较成熟或市场化的期现市场套期保值。目前市场利用该理论设计出宏观保值策略,如利用升水商品编制成价格指数,对冲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利用贴水商品编制成价格指数,对冲通胀风险。

纵观套期保值理论发展的3个阶段,它们分别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阶段,同品种、同数量、方向相反,解决了系统性风险问题;

第二阶段,品种相关、同数量、方向相反,解决了升贴水问题;

第三阶段,品种不尽相同、数量不等、方向相反,解决了价格趋势问题。

随着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要求越来越细,水平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套期保值理论也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与企业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163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