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透行業細節
作為世紀之交的天然氣交易明星,在圈內,阿諾德以「對天氣規律和油氣管道研究得細致入微」著稱,在下註之前,他對影嚮到交易走勢的所有細節都吃得很透。對這位天才交易員,外界的評價眾口不一,神祕、低調、聰明、冷酷……
「經濟學家的大腦、天然氣行業的經驗、賭徒般的鐵石心腸、從災難中獲利的過人稟賦……他就是對沖基金射手座能源顧問有限公司的掌門人——約翰·阿諾德。」一家媒體這樣描述。前桑普拉明星公司明星天然氣交易員托德·埃斯說:「我認為他的交易風格和所處的市場環境確實具有傳奇性,在那種波動下他能夠一直賺錢。成功從未沖昏他的頭腦。」
(2)摸清水下深淺
當時,在天然氣交易領域,阿諾德確實是第一把好手,但這個天才交易員異常低調,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採訪。
在鮮有的一次媒體採訪中,阿諾德回顧說,當時安然倒閉,能源交易市場出現巨大的空間,而各能源企業之間面臨著信用和風險的重新評估,CE把握住這個大好機會:2004年掙了8億美元;2005年,CE參與了對著名對沖基金不凋花的狙擊,獲利超過200%;2006年,憑借對天然氣走勢的準確判斷,阿諾德獲得317%的高額回報;到2007年年初,CE已擁有30億美元資產。
對於那場與不凋花基金的對賭,能源咨詢機構蓋爾博聯合公司的總裁阿爾特·蓋爾博這樣評價阿諾德領導下的CE:「他們已經用觸角測量了天然氣市場所有口袋的流動性深度。他們從不凋花的麻煩中賺錢顯然是可能的,他們是這個市場中很大的玩家,並有足夠的能力理解為甚麼不凋花的頭寸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3)抓住對手錯誤
2006年9月,資產規糢高達80億美元的不凋花基金成為商品市場天然氣的最大多頭。
數據顯示,2006年2月底,不凋花基金持有2006年11月紐約商品交易所天然氣期貨合約的70%,以及2007年1月天然氣期貨合約的60%。4月底,不凋花基金擁有10萬份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合約,超過交易所所有月份未平倉合約的40%。
不凋花基金在天然氣交易上過高的倉位引起了市場的關註。一名對手交易員後來說:「認為在持有規糢達到10萬份時可以退出市場的想法是天真的,我知道不凋花基金最終會崩潰,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這時,很多市場玩家都盯上了亨特手中的頭寸,這些玩家中就有阿諾德。他們調查了解這些合約的倉位分布,盯著這些合約的價格走勢,隨時準備撲上去咬一口。有的則展開與其部分頭寸的對賭,比如,阿諾德與亨特在「黑寡婦」合約上的對賭。
而不凋花公司幾乎毫無風控意識,方向做錯後不僅沒有果斷止損,反而拿出雙倍資金意圖扭轉之前劣勢,最終被迫宣告破產清算,在天然氣交易上巨虧60億美元。阿諾德就賺走了其中的10億美元。
(4)看準後敢下重註
阿諾德從不憚於基於自己的研究,對天然氣價格走向押下巨額賭註。這一點也為圈內人熟知。一位熟悉CE的人說:「他每年只做一兩筆交易,都是大額交易,每次都能巨額獲利。」
這種重倉下註的交易手法充滿風險,一旦看錯就意味著將輸個精光。而阿諾德之所以敢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從2005年開始,CE就不再對新的投資者開放了,基金主要是阿諾德和他的僱員們的資金。
阿諾德認為,交易最重要的是耐心。重倉不要緊,關鍵是尋找正確的交易時機,現在符合原則的交易機會已經很少,因此你必須耐心等待,當你確定可以打出一手好牌時,就再也不需要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