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擇時就是用數理統計中的量化方法來判斷股票市場走勢,通過股票市場中各種關鍵指標數據進行分析,得到影嚮股票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從而預測股票市場未來走勢。如果未來走勢是上漲,則買入;如果未來走勢是下跌,則賣出。
量化擇時的方法有很多,趨勢擇時、市場情緒擇時、有效資金糢型、牛熊線、Hurst指數及異常指標糢型等方法。
(一)趨勢擇時
趨勢擇時來源於技術分析,技術分析認為趨勢存在延續性,因此只要找到趨勢方向,跟隨操作即可。
技術分析是與基本面分析相對應的一種證券交易分析方法,也是實際操作中運用最多的一種分析方法之一。其理論基礎基於三項市場假設:市場行為涵蓋一切資訊;價格沿趨勢移動;历史會重演。從這三項假設出發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技術分析流派和理論體系,其中包括道氏理論、K線圖分析、波浪理論等在內的諸多方法。這些方法被廣泛的利用,流傳和發展,並在數年的證券交易發展史中產生了巨大的影嚮。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技術分析流派,不論其產生的背景與基本原理如何,都是在證券交易的历史數據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數學計算甚至繪圖等方法處理得到的。其作用是用來預測證券價格的未來走勢。一般來說,技術分析方法主要可以分為:指標類、切線類、形態類、K線類和波浪類。而指標類技術分析方法時使用最多的一種。它通過考慮市場行為的多個方面建立數學糢型來得到一個能夠代表證券市場某個方面的數字,即所謂的技術指標。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反映市場所處的態勢給與投資者相應的指導。
目前技術指標主要分為:趨勢性指標,反趨勢指標,能量指標,大盤指標,壓力支撐指標等類別。比較常見的有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移動平均指標(MACD)等。
(二)市場情緒
市場情緒擇時就是利用投資者的熱情程度來判斷大勢方向,當熱情熱烈積極入市時,大盤可能會繼續漲;當投資者情緒低迷、不斷撤出市場時,大盤可能會持續下跌。
行為金融學關點認為,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價格不僅僅是由資產的內在真實價值決定的,而且也受到市場參與者行為的較大影嚮,基於投資者心理的情緒擇時對投資者的證券市場行為具有重大影嚮。既然股票價格受市場情緒的影嚮,那麼市場情緒的波動將能夠對投資進行指導。情緒擇時的策略思路如下:首先,捕捉市場情緒,即尋找到能夠反映市場情緒波動的指標,如封閉基金折價率,換手率和成交量等;其次,量化市場情緒,即採用主成分分析法將上述反映市場情緒的指標通過降維的思想合成一個情緒指數,尋找能夠有效反映市場情緒的主成份;最後,通過得出的情緒指數來預測市場未來變化趨勢,早知道投資的擇時策略。
(三)時變夏普率
夏普率是威廉-夏普(1990)提出的用於衡量金融資產中單位風險所能產生的超額收益的指標,其原理就是計算單位風險所產生的超額收益。
R 為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R ft 為無風險利率, σ 為投資組合的標準差。
Robert Whitelaw(1994)年將夏普比率加入時間序列提出了時變夏普率[Time-varying sharpe ratio],呈現出隨時間而改變的特性。Tsharp值通常與經濟周期反方向運動,簡單地講就是當經濟執行至高位時,夏普值比較小,反之亦然。將其運用在股市當中,Tsharp值預測可以作為擇時指標知道市場與投資決策。通常預測Tsharp值越高代表市場處於低位,上漲可能越大,反之亦然。
(四)牛熊線
正常情況下,價格在一定區間內屬於一般波動,不具有方向性的特徵,而一旦價格突破臨界值即可視為方向性誕生,轉勢開始。根據方向的類別可以定義分別牛勢值和熊勢值。將各牛勢值連接起來,則獲得一條曲線,這稱之為牛線(Bullish Curve),與此類似,熊線(Bearish Curve)也將獲得。如果股票向上突破牛線,則可以認為一波大牛市開始;如果股票向下突破熊線,則可以認為是一波大熊市開始。牛熊線之間移動則認為是震蕩行情,不具有方向性。
(五)Hurst指數
分形市場理論預示著股市具有分形結構,而這種結構恰能解釋收益率分布呈現的尖峰胖尾特徵。分形市場是一個既穩定又有活力的市場,整體的有序使得系統穩定,而局部的無序為系統帶來活力,但又不影嚮系統的整體穩定性。所以可以用分形布朗運動來描繪股票分形市場,是對布朗運動糢型的推廣。Hurst指數的定義是用來判斷趨勢的拐點,講Hurst指數和大盤指數對比就可以發現,股市大盤走勢具有長期記憶性,這也是Hurst指數擇時策略的基本出發點。
(六)異常指標
市場上有很多異常資訊,當大盤在某個特定的時期就會出現。比如在市場醞釀反彈的時候總有一部分人由於各種可能的原因先知先覺,搶先行動。他們提前知道某些資訊並進行交易對市場形成了擾動,如果投資者捕捉到這些異常資訊,將可能對大盤的判斷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