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經濟風險也稱為外匯經營風險,指由於未預期外匯匯率變動使企業在將來特定時期的收益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即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值的損失程度。收益變化幅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對企業產品數量、價格成本可能產生影嚮的程度。例如,當一國貨幣貶值時,出口商一方面因出口貨物的外幣價格下降,有可能刺激出口使其出口額增加而獲益;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商在生產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為進口品,因本國貨幣貶值會提高本幣表示的進口的價格,出口的生產成本增加。結果該出口商在將來的純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該出口商的市場競爭能力、市場份額將發生相應的變化,進而影嚮到該出口商的生存與發展潛力,此種風險就屬於外匯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中所說的匯率變動,僅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不包括意料之內的匯率變動,因為企業在預測未來的獲利狀況而進行經營決策時,已經將意料到的匯率變動對未來產品成本和獲利狀況的影嚮考慮進去,因而排除在風險之外。對企業來說,經濟風險的影嚮比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更大,因為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的影嚮是一次性的,而經濟風險的影嚮則是長期的,它不僅影嚮企業在國內的經濟行為和效益,而且還直接影嚮企業在海外的經營效果和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