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证明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实现这种价值。与物物交换不同,商品生产者先将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以货币换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每一次交换都通过这种商品—货币—商品(即W—G—W)的形式,这就是商品的流通。商品流通是个系列过程:一种商品形态变化的过程,是第一种商品形态变化的结束,又是第二种商品形态变化的开始。货币不断地在这种交换中起媒介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流通手段。W—G是商品转化为货币,而G—W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容易实现的。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因为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所得到的货币是现实的货币,才证明他的私人劳动获得社会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这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不能是观念上的,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不需要有足值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

第三,货币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交换过程分裂为两个内部相互联系而外部又相互独立的行为,即买和卖。于是这两个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开了。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金属条块,但是每次流通都需要鉴别真假,测其成色,进行分割。由此,货币从金银条块发展到铸币。铸币就是国家按照一定成色、重量和形状铸造的货币,它的出现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利。但是因铸币会在流通过程中不断地磨损,使其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而仍然按照其名义价值流通,这就意味着在货币流通中隐藏着这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作为价值符号象征其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于是,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就出现了。可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币材形式的变化,主要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币材形式只是一种媒介的特征所决定的。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5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