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債券的發行方式
國際債券的發行方式分為公開和不公開兩種。公開發行是沒有特定投資者,面向社會出售債券的方式。公開發行債券必須在某公認的證券交易所登記上市。歐洲債券多數在盧森堡或倫敦證券交易所登記,亞洲債券多數在新加坡或香港證券交易所登記,德國馬克債券多數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登記。經過登記的債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但發行者必須向投資者定期公布財務業務狀況及市場行情。
非公開發行債券是面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出售債券的方式,其不需要在任何證券交易所登記上市。非公開發行債券的發行對象常常是金融機構或投資基金。與公開發行債券相比,非公開發行債券手續簡單,成本較低,並可以不公開發行者的財務業務狀況。但該債券流動性較小,不能在公開的證券交易所上市,因此利率略高一些。
2.國際債券發行的條件
國際債券發行必須明確規定以下條件:
一是幣種,即以何種貨幣為面值貨幣或計價貨幣。國際債券中,以美元為面值的最多,其次是歐元,瑞士法郎等,也有少數以特別提款權為面值貨幣的國際債券。
二是利率,國際債券的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利率水平一方面取決於發行者的信譽及債券本身具有的特點,另一方面則取決於發行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及市場利率水平。
三是期限,國際債券的期限從5~20年不等,一般以5~10年為多,各國市場規定不盡相同。如歐元債券一般在10年以內,幾乎沒有超過10年的。美元債券期限則較長,在美國發行期限超過10年的債券並不難獲得批準。
四是發行量,一般美元債券的每次發行額都在1億~2億美元,歐元債券一般在1億歐元以上,日元債券要視信譽情況而定。
五是價格,國際債券多數以票面金額發行,尤其是浮動利率債券,也有少數是低於或高於票面金額發行的,主要取決於該債券的利率水平及其他條件與市場利率實際水平等條件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