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進了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一方面為各國對外貿易融通資金並為國際投資提供資金來源,另一方面為對外貿易及國際投資提供了避險工具和避險場所,從而降低了國際經濟交易活動中的匯率、利率等風險。
(2)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國際金融市場是在世界範圍內調配資金的餘缺,這為資金短缺國家利用外資、擴大生產規糢提供了便利,從而使一國經濟發展具有了更為廣闊的資金來源。
(3)優化國際分工,促進了經濟國際化。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資金總是首先流向經濟效益好,資金利潤率高的地區或國家,這對優化世界經濟資源配置,建立合理的國際分工體系起了積極的作用。同時,隨著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總額的擴大以及跨國銀行的發展,世界各國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4)調節各國國際收支。國際收支順差國家或逆差國家均可借助國際金融市場來進行調節,順差國可以將其盈餘的外匯資金投放到國際金融市場以獲取利息收入,逆差國可以從國際金融市場借入外匯資金平衡赤字。例如,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兩次提高原油價格後,美元積累大大增加,而一些進口石油的發達國家出現了巨額的美元赤字。結果是石油輸出國將剩餘的美元投入到國際金融市場,通過國際金融市場的中介作用,使這些美元回流到出現國際收支逆差的發達國家,緩和了世界範圍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由上可知,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對世界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我們應該看到,在國際金融市場發展中存在著一定的消極作用,如影嚮匯率和利率穩定,為通貨膨脹的國際傳播提供了途徑,為投機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