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不同的標準或不同的角度來看,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幹預可以有不同的分類,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直接幹預和間接幹預
這是根據政府幹預手段的不同進行的分類。直接幹預是政府以自身的名義直接進入外匯市場買賣外匯,改變外匯供求狀況來改變匯率;間接幹預主要有兩種:
一是通過改變利率等國內金融變量,使本外幣資產收益率發生變化,引起本外幣金融資產的調整,從而引起匯率的變動;
二是通過告示效應影嚮外匯市場參與者的預期,進而影嚮匯率。例如,政府可以通過傳媒表達對匯率趨勢的看法,或者發表有利於央行政策意圖的經濟指標,影嚮市場參與者對匯率趨勢的預期,從而影嚮匯率。
2.沖銷式幹預和非沖銷式幹預
這是按是否引起貨幣供應量變化進行的分類,是主要的分類方式。沖銷式幹預是政府進行外匯買賣同時,通過其他貨幣政策(如國債市場的公開操作)來抵消前者對貨幣供應量的影嚮。例如,央行在買入外匯同時在二級市場賣出公債券,前者使貨幣供應量增加,後者使貨幣供應量減少,這樣可以使外匯市場幹預不影嚮或較小影嚮到貨幣供應量,避免產生其他不利影嚮;非沖銷式幹預是指央行在進行外匯市場幹預時,並不同時採取其他貨幣政策來抵消其對貨幣供應量的影嚮。
3.熨平每日波動型、逆向交易型和非官方釘住型
這是按幹預策略進行的分類。熨平每日波動型幹預,是政府在匯率日波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進入外匯市場在高價位時大量賣出外匯,低價位時大量買入外匯,以使匯率波動幅度縮小;逆向交易型幹預,是外匯市場因突發因素造成匯率大幅度下跌或大幅度上漲時,政府進行相反方向的外匯買賣操作,以縮小匯率變動幅度;非官方釘住型是政府單方向非公開地確定所要達到的匯率水平及變動範圍,在市場匯率變動與之不符時,政府便入市幹預。
4.單邊幹預和聯合幹預
這是按參與國家的多少進行的分類。單邊幹預是某一國根據本國需要,獨自對外匯市場進行的幹預;聯合幹預是兩國乃至多國協調行動,共同對外匯市場進行幹預。後者主要是一些世界主要國家對重要的國際貨幣的幹預,或是區域經濟集團成員國對區域內貨幣匯率波動的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