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倫茲曲線
洛倫茲(也有稱勞倫斯的)曲線是用來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線 。經濟學家洛倫茲把社會居民及其收入的多少分成若幹等級,再分別在橫坐標和縱坐標上標明每個等級的人口所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和其收入占社會總收入的百分比,連接各個等級的坐標點所形成的一條曲線,即洛倫茲曲線。
如表6.1所示,把全社會人口按家庭收入的多少分為五個等級,各占人口的20%。按每個等級的人口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做出社會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表。
表6.1 社會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表
根據表6.1可以做出圖6.11。在圖6.11中,橫軸 OP 代表人口累積的百分比,縱軸 OI 代表貨幣收入累積的百分比。 OY 為正方形 OIYP 的45°對角線,在這條線上,每20%的人口得到2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絕對公平,因此,該線被稱為絕對公平線。 OPY 表示收入絕對不公平,是絕對不公平線。根據表6.1所做的反映實際收入分配狀況的洛倫茲曲線,介於這兩條線之間。洛倫茲曲線與 OY 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公平;洛倫茲曲線與 OPY 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如果把收入改為財產,則洛倫茲曲線反映的就是財產分配的公平程度。
圖6.11 洛倫茲曲線
運用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可以對各國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進行對比,也可以對各種政策的收入效應進行比較。作為分析工具,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是非常有用的。
圖6.12 洛倫茲曲線的比較
在圖6.12中,有 a 、 b 、 c 三條洛倫茲曲線。如果我們把 a 、 b 、 c 這三條洛倫茲曲線分別作為A、B、C三個國家的洛倫茲曲線,那就可以看出,A國收入分配最公平,B國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次之,C國收入分配最不公平。
如果我們把 a 、 b 這兩條洛倫茲曲線作為實施一項政策前後的洛倫茲曲線,那就可以看出,在實施該項政策後收入分配更不公平了。此外,還可以根據洛倫茲曲線計算的基尼系數來進行比較。
2.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2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 它的經濟含義: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數是根據洛倫茲曲線計算出來的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
如果把圖6.11中實際收入線與絕對公平線之間的面積用 A 來表示,把實際收入線與絕對不公平線之間的面積用 B 來表示,則計算基尼系數的公式為
當 A =0時,基尼系數等於零,這時收入絕對平均;當 B =0時,基尼系數等於1,這時收入絕對不平均。實際上基尼系數總是大於零而小於1的。基尼系數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基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