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达到一定量以后边际产量(报酬)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至降为零甚至为负值。
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重大变革。无论在农业还是在工业中,一种技术水平一旦形成,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重大的技术突破,这种情况就称为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这一前提是存在的,离开了这一条件,此规律不能成立。
(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追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对产量或收益产生的影响。
(3)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是产量递增,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产量或收益增加。这是因为在开始时不变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增加可变的生产要素能使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
第Ⅱ阶段是边际产量递减,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仍可使总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即增加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是因为这一阶段不变生产要素已接近充分利用,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已不像第一阶段那样能使产量迅速增加。
第Ⅲ阶段是产量绝对减少,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总产量减少。这是因为这时不变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再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只会降低生产效率,减少总产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配合比例,并且它们在生产中通过相互结合、相互协作发挥效能。
很多时候,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农民在田里种地的时候,总是要将青苗保持一定的行距和间距。有些农民希望有更多的收成,就缩小行距和间距,搞密植,等收获的时候才发现自家的收成与别人家的收成相比少得多。再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几十年里,一方面人口翻了一番还多,而另一方面可耕地的面积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在减少,按照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入,得到的产出的增加将越来越少,这些都是由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制约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