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利率 ,是指由資金供求關系和風險收益等因素決定的利率。一般來說,當資金供給大於需求時,市場利率就會下降;當資金供給小於需求時,市場利率就會上升。當市場上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即資金運用的風險增加時,市場利率也會上升;反之則會下降。因此,市場利率能夠真實地反映市場資金供求關系以及資金運用的風險狀況。
(2) 官定利率 ,也稱法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者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市場的強制力量對利率形成的幹預,是國家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目的政策手段。官定利率一般由貨幣當局根據宏觀經濟執行的情況以及國際收支狀況等其他因素來決定,往往在利率體系中發揮指導作用。例如,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再貼現利率和再貸款利率。
(3) 公定利率 ,是一種介於市場利率和官定利率之間的利率,它是由非政府的民間金融組織(如銀行公會等)所確定的利率。這種利率對會員具有一定的約束作用,而對其他金融機構則沒有約束作用,但公定利率一般會對整個市場利率有重要影嚮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