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度交易 金融 正文 下一篇:

货币需求量的内涵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所谓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运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从货币需求的定义可以看出,不能将货币需求理解为一种主观欲望,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占有欲望但是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及其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必然的联系,始终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因此,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这种客观的货币需求。人们产生对货币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货币需求主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问题,因为市场需求是由货币所体现的有现实购买力的需求,所以宏观调控主要也是需求面的管理。当然需求的实现又必然要通过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来进行,由此不能忽视与货币需求相对应的货币供给问题在宏观调控中占有的突出地位。

二、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数量的总和就是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是一个重要的货币理论概念,对其含义的把握需要对以下几组概念进行区别:

(一)主观货币需求量与客观货币需求量

主观货币需求量是指经济主体在主观上希望拥有的货币量。客观货币需求量就是经济主体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满足其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因此,客观货币需求量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而转移。

(二)微观货币需求量与宏观货币需求量

客观货币需求量又可以分为微观货币需求量和宏观货币需求量。微观货币需求量是指微观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货币量。

如果我们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研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货币需求量,这种货币量能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们称之为宏观货币需求量。

(三)名义货币需求量与真实货币需求量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价格变动的现象,既有合理因素(如对某些商品的合理调价),也有非合理因素(如通货膨胀),货币的名义购买力与实际购买力存在差异,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分为名义货币需求量与真实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需求量是指经济主体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求量,一般用Md来表示。真实货币需求量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求量,用Md/p来表示,即将名义货币需求量Md扣除物价指数p后得到真实的货币需求量。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16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