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度交易 银行 正文 下一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

怎样才能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性”协调统一的要求,既是商业银行要解决的一个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三个阶段。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如下:

(一)对称性原理

对称性原理是指资产与负债在规模、结构和偿还期限上相互对称与统一平衡,双方保持一定的对称关系。比如长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短期负债用于短期资产。这里所说的对称是一种原则上和方向上的对称,不是要求银行的资产与负债逐笔对应。具体来看,主要有两种对称:一种是总量对称,即要求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实现总量平衡;另一种是结构对称,即要求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相互匹配。

(二)目标替代原理

目标替代原理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实践中,不应固守某个目标,而应将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个经营目标合理选择、相互补充、相互替代,最终使银行总效用保持最大。

(三)适度规模原理

适度规模原理是指商业银行规模必须适度,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商业银行处于最合理规模时,其管理费用会最低,同时又能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四)分散化原理

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负债经营,其资本金比重比较小,这就要求银行在经营时只有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利润和发展,否则就有亏损倒闭的危险。为此,银行在经营时,必须遵循资产分散化原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要把资产分散于相互独立或相关性极小的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和证券投资等,并规定某一特定对象贷款不能超过其自身资本的一定比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13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