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內部風險是基於銀行自身的特點及由於銀行經營管理策略不當及管理水平低造成的操作不當、過失等風險。
內部風險是商業銀行可控的風險,也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重點。銀行風險的根本成因是貨幣經營和信用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引起的銀行自身的內在脆弱性造成銀行內部的經營風險。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信用機構,信用活動本身就存在風險,銀行最重要的特徵是負債經營,其自有資本占資產總額比率遠低於其他行業,這一經營特點決定了銀行抵禦損失的能力不強,是具有內在脆弱性的特殊企業。
此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策略不當和管理水平較低也是造成銀行經營風險的源頭之一。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目標是通過各類資產業務活動獲得盈利,並兼顧安全性和流動性。基於這樣的管理目標而設計的經營策略就會是在引導銀行的各項具體業務,在深化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銀行盈利最大化。
這種經營策略在理論上的合理性,並不能否認這樣一種現實情況——銀行價值增值目標與其他目標沖突而最終不能完成或落空,從而引起銀行風險;銀行管理目標的實現還與銀行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和盈利決策的能力和水平有關,決策及管理失誤可能引發銀行的風險;
此外營業差錯,內部欺詐、貪污、失竊也會給銀行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