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度交易 银行 正文 下一篇:

预期收入理论的局限性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西方各国处于从战时转入经济恢复和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量的大幅上升,美国财政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盛行,其主张的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鼓励消费信用的经济理念被不断推广。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中,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贷款增长很快,且随着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不得不进行资产组合的结构调整,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利息率较高的中长期信贷,银行这种经营行为的调整需要获得理论的支撑,于是产生了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最初由美国金融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贷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自动清偿的贷款,任何商品的市场价格都可能会有变动,而商品一旦滞销,贷款就难以收回。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这与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和银行对贷款的合理安排有密切联系,故银行应关注借款人的未来收益。如果未来收益没有保证,即使是运用短期商业性贷款和可转让的证券也会造成经营风险。如果未来收益有保证,完全可以进行收益更高的长期贷款和投资,只要使资金回流呈现出可控制的规律性,同样可以保障银行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为银行拓展盈利性的新业务提供了空间和理论依据,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巩固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这一理论引入了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商业银行选择资产投向的主要标准,突破了传统的资产管理理论依据资产的期限和可转换性来决定资金运用的思维方式,丰富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

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一理论的前提即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是银行主观判断的经济参数,这需要银行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及整个产业的发展前途,对借款人的职业、社会背景及家庭收支有一个相当正确的认识,由此才能较准确地判断其预期收益。如果借款人实际未来收入与银行的主观测量之间出现偏差,就会使银行的经营面临极大风险。于是西方国家就出现了专门为银行等投资机构服务,进行大型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中介机构和财务咨询业务。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122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