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1992年英镑危机爆发,当时英国不仅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德国马克),而且其财政赤字也未出现与其稳定汇率不和谐的状况。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已无法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经济学家开始从其他方面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逐渐形成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1996年奥波斯菲尔德(Obstfeld)系统地提出了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被称为“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在其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博弈论,关注政府与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这种理论认为,即使宏观经济基础没有进一步恶化,但由于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使人们普遍形成贬值预期,也可能引发货币危机。也就是说,货币危机的发生可能是预期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特别强调,货币危机的发生往往是政府与投机者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一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存在多重目标,经济政策的多重目标导致了多重均衡,因而政府既有捍卫汇率稳定的动机,也有放弃汇率稳定的动机。假设在汇率政策决策中政府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是否维护固定汇率制度?

政府维护固定汇率制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提高利率,但运用利率政策维护固定汇率制度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应使本国利率水平高于外国,吸引外资流入以补充外汇储备;二是提高利率的成本应低于维持固定汇率的收益。而提高利率会带来的不利有:一是如果政府债务存量较大,提高利率将加重政府的利息负担;二是提高利率将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这可能引起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

该模型认为,在外汇市场上有中央银行和广大的市场投资者,双方根据对方的行为和所掌握的对方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选择;这种修正又影响着对方的下一次修正,形成了一种自我实现。当公众的预期和信心的偏差不断累积、使得维持稳定汇率的成本大于放弃稳定汇率的成本时,中央银行就会选择放弃,从而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

以奥波斯菲尔德为代表的学者在强调危机的自我促成时,仍然重视经济基本面的状况。如果一国经济基本面的状况比较好,公众的预期就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与此同时,另一些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支持者则认为,危机与经济基本面的状况无关,可能纯粹由投机者的攻击导致。投机者的攻击使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的情绪、预期发生了变化,产生“传染效应”和“羊群效应”,推动着危机的爆发。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较好地解释了1992年的英镑危机。当时英国政府面临着提高就业与维持稳定汇率的两难选择,结果放弃了有浮动的固定汇率制度。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57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