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實體在經營過程中,常常面對資金流的不確定性變動。金融市場的建立有一個目的就是加快社會經濟中資金的流動和運轉,使經濟獲得效益和活力。資金流的時大時小、時快時慢,會帶來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資金流量超過所需,會造成資金滯留,因貨幣時間價值的關系,會使效益下降,預期收益降低;資金流量變小,會使正常的經營發生困難,嚴重時資金鏈發生中斷,會把企業推向絕境。由此可見,由流動性的不確定性變動表現出來的金融風險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由於開放式基金負債數量和期限的不確定性,即投資者未來贖回開放式基金的數量和時間是不確定的,因此保持資產的流動性是開放式基金穩健經營、規避風險的關鍵。在牛市中,人氣旺盛、交投活躍,開放式基金的淨現金流入常為正(即申購申請多於贖回申請),開放式基金變現資產的壓力並不迫切。即使因為偶然因素需要變現,由於牛市中「買高賣更高」的上升慣性和活躍的人氣,開放式基金可以在高於成本的價位或在較短的時間內套現資產,流動性問題尚不足慮。
在熊市中,情況則遠不樂觀。與熊市如影隨形的是人氣低迷、交投清淡,開放式基金的淨現金流入常為負(即申購申請少於贖回申請)。在強大的贖回壓力下,開放式基金不得不套現部分資產。大筆的拋單對本來就信心不足的股市無疑是雪上加霜,突然增多的供給會加劇資產價格的下跌。而價格的連續大幅下跌,又會進一步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買盤不濟,使開放式基金的變現需求更加難以實現。開放式基金如果遭遇流動性風險,其對股市甚至對金融市場的沖擊都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