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一)合理性

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论,但这并不影响该理论在汇率理论中的重要位置。可以这样说,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说是最有影响力的。

从理论上来看,该学说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具有购买力)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问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它分析了价格水平和汇率的关系、通货膨胀率和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汇率是如何决定的,以及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

从实践上来看,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较长时期内,在物价变动率正常的情形下,该学说在实践上是有效的,即它可以提供一种通过具体计算来确定汇率的方法和模型。

从政策启示来看,该学说指出了通货膨胀对本国货币汇率的不利影响,这就提醒各国政府为了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必须治理国内的通货膨胀、稳定国内物价。

(二)局限性

第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货币数量说。该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价格水平,而价格水平是由货币发行数量决定的。在社会可供商品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越多,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就越低;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倒数是物价水平,因此一国货币供应量越多,物价水平就越高,于是该国货币会贬值。所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从货币层面分析汇率问题的,认为汇率变化是一种货币现象。显然,这一理论将实际经济变量等因素排斥在外,过于简化了。

第二,现实中有许多因素会使现实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如非贸易品的存在、交易成本的存在、贸易壁垒、外汇管制、市场上存在的垄断力量等。

第三,该理论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尽管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说明和分析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短期内,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外汇供给和需求也同样会影响现实的汇率;尤其是在全球资本流动规模远远超过货物流动规模的今天,该理论对短期汇率的分析和解释就显得非常无力。

第四,该理论单方面地强调了物价水平对汇率的影响,而忽略了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第五,在计算购买力平价时,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这使得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应用受到限制。例如,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不同国家的价格指数包含的商品种类不同,对同种商品赋予不同的权重;在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如何选择基期,因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实际上隐含地假定了基期年份的汇率是均衡汇率。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shendujiaoyi.com/57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