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主、輔幣之間的比例關係與改革
英國貨幣的主幣是英鎊,輔幣原有先令和便士兩種。這些貨幣起源很早,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移入英國之後,起初尚流通羅馬式銅幣,後來鑄造自己的貨幣,並先後出現了便士、先令和英鎊的貨幣單位的名稱。英鎊向為金幣,當時的金幣除英鎊外還曾有尤奈特(unite)和幾尼(guinea),後兩者早已成為历史陳跡,而英鎊則一直使用到現在。先令始見於17世紀的蘇格蘭,後來亨利七世也發行一,直是一種銀幣,到1946年才改用銅鎳合金鑄造。便士最初也是一種銀幣,到18世紀後,除在教會濯足節時由王室作為救濟金分發一種特鑄的便士銀幣外,已改用銅或青銅鑄造。
英國這幾種貨幣單位之間的比價一,長期以來直是1=英鎊20先令,1先令=12便士即,1英鎊=240便士。1971年2月15日,政府宣布了一項關於貨幣的重大改革,規定1英鎊=100便士,幾百年來沿用的先令這一貨幣單位就隨著這次改革而不再使用了。
英國1971年的這次貨幣改革,是將原來的「三進制」改為「二進制」,實行國際通用的百位進制關系取消了,「先令」這一中間環節,簡化了輔幣的進位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