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態解讀
股價在執行過程中收出一根陽線的走勢,第二天收出一根下跌的大陰線,而且收盤價要低於前一天的開盤價,收出來的陰線的實體部分將一天收出來的陽線的實體部分全部覆蓋掉,出現這種走勢現象的K線稱為「空頭吞噬」,如圖3-70所示。
圖3-70 空頭吞噬
空頭吞噬一般出現在股價上漲的高位區域,或者出現在股價下跌的中途。如果出現在股價經過長期上漲之後的高位區域時,則標志著買盤出現了明顯的衰退,這往往是莊家出貨的信號,後市股價出現下跌的可能性相當大。
2.案例分析
如圖3-71所示的紅太陽,就是在高位區域出現了空頭吞噬的組合形態,在出現之前,股價同樣放量突破了前期高點,而實際上只是主力的一種騙線行為。從圖中可以看出,股價在出現這種組合之後便開始走弱,並出現了跳空向下的走勢,股價也走出了一波下跌的行情。
圖3-71
3.操盤策略
總的來說,這是一種看跌的形態,特別是在長期大幅上漲的高位區域,需要投資者密切關註後期股價的走勢變化。一旦後市走弱,即使有所虧損,也應該止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