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楔形形態的特徵和圖解
一、形態與特徵描述
下降楔形與上升楔形恰恰相反,下降楔形也屬於整理形態,一般出現在長期升勢的中途,下降楔形指股價經過一段大幅上升後,出現強烈的技術性回抽,股價從高點回落,跌至某一低點即掉頭回升,但回升高點較前次為低,隨後的回落創出新低點,即比上次回落的低點低,形成後浪低於前浪之勢,把短期高點和短期低點分別相連,形成兩條同時向下傾斜直線,組成了一個下傾的楔形,這就是所謂的下降楔形形態(如圖3-10)。
圖3-10 下降楔形
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升後,出現獲利回吐,雖然下降楔形的底線往下傾斜,似乎說明了市場的承接力不強,但新的回落浪較上一個回落浪波幅更小,說明空方的力量正在減弱。
在下降楔形中,價格上升,賣壓亦不大,但投資者的興趣卻逐漸減弱,價格雖上揚,可是每一次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次弱,最後,當需求完全消失時,價格便反轉下跌。因此,下降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漸次減弱的情況。
二、操作要點
1.與其他整理形態一樣,在下降楔形形態形成之前,股價已經有了一段相當大的漲幅,一般情況下,從股價上漲的低位算起漲幅要達到30%以上。
2.下降楔形與三角形形態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兩條邊同時向下傾斜;與下降通道和旗形的區別在於下降通道和旗形的兩邊幾乎是平行的。
3.大多數情況下,下降楔形出現在股價上升途中,為整理形態,在少數情況下也會以頂部形態出現。如果下降楔形出現在股價的高位(以漲幅超過 70%為準),則標志著股價頂部形態的形成,緊接著會有一輪較大的下跌行情。
4.下降楔形的成交量由左向右遞減,而當股價向上突破下降楔形的上邊線時,成交量會明顯放大。
5.下降楔形在突破上邊線之後,股價常常會有反抽,但會受到上邊線的延長線的支撐。
6.根據實戰的結果統計,下降楔形向上突破的次數與向下突破的次數的比例是7:3;從時間上看,如果下降楔形超過三四個星期,那麼向下突破的可能性就會增大一些。
7.由於下降楔形形態出現在股價長期上漲的途中,而它的整理方向卻是向下的,因此,這種形態具有一定的欺騙性,投資者遇到下降楔形整理形態時應謹慎對待。當股價縮量下跌時,不要輕易拋出;當股價開始放量上漲時,可短線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