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連串股價在兩條水平的上下界線之間變動的K線形成的形態叫矩形形態。股價在其上下界線範圍內波動,價格上升到某水平時遇到阻力,掉頭回落;但很快便獲得支持而回升,可是回升到上次同一高點時又會再次受阻,之後回落到上次低點時再次得到支持。這些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便可以繪出一條通道,這條通道既非上傾,亦非下降,而是平行發展,這就是矩形形態,如圖4-1所示。矩形形態通常為持續形態,由於股價好像被關在一個箱子裡面,上面有蓋,下面有底,而股價在兩塊夾板之間來回運動,因此又叫作箱形整理形態。
圖4-1 矩形整理形態
(一)矩形形態的市場含義
矩形形態體現的是實力相當的多空雙方的爭鬥。這一形態告訴投資者,多空雙方的力量在該範圍之間幾乎完全達到均衡狀態,看多的一方認為其價位是較理想的買入點,於是股價每次回落到該水平便會買入,形成了一條水平的需求線。與此同時,另一批看空的投資者對後市沒有信心,認為股價難以躍過目前水平,於是股價每次回升至該價位時,便會沽售,形成一條平行的供給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矩形形態也可能是投資者因後市發展不明朗,投資態度變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而造成的。所以當股價回升時,一批對後市缺乏信心的投資者會退出;而當股價回落時,一批憧憬未來前景的投資者又加入。由於買賣雙方實力相當,於是股價反複在這一段區域內波動。
(二)矩形形態的應用
矩形形態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一般來說,短線投資者比較喜歡矩形整理形態,當矩形形態初步形成後,在矩形下界線低價買入,在矩形上界線附近高價拋出,通過來回的短線操作博得差價。但是,此類短線投資者需要註意以下兩點。
(1)矩形的上下界線相距要較遠。
(2)一旦矩形形成有效突破則需要審慎決策。在上升趨勢中,矩形帶量向上突破盤局時,要堅決捂股待漲;而在下降趨勢中,矩形向下突破時,則要盡快止損離場。
2. 一般來說,矩形形態大多出現在整理形態中,但有些情況下,矩形也可以作為反轉形態出現,這需要引起投資者的特別註意。當矩形是整理形態時,矩形界線被有效突破後,股價會按照原有的趨勢執行;當矩形是反轉形態時,矩形有效突破後,股價會按照相反的趨勢執行。
3. 當股價的漲幅和跌幅在30%~50%時,出現的矩形形態可以視為整理形態;當股價的漲幅和跌幅超過80%,此時出現的矩形形態大多是矩形反轉形態。
4. 投資者可以利用收盤價來判斷矩形形態的有效突破。在上升趨勢中,當股價的收盤價突破了矩形上邊的壓力線,漲幅為3%左右,且成交量放大,則可視為矩形有效向上突破,此後通常意味著會有大量新的買盤進場,股價將開始一輪新的上漲行情,這時投資者應持股待漲或逢低吸納;在下降趨勢中,當股價的收盤價跌破了矩形下邊的支撐線,跌幅為3%左右,且成交量放大,可視為矩形有效向下突破,此後通常意味著將有大量的賣盤湧出,股價將開始新一輪的下跌,這時投資者應持幣觀望或盡快賣出股票。
(三)矩形形態應用時的註意要點
投資者在運用矩形形態時應該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 一般來說,矩形形態出現在整理形態中。空頭行情裡,矩形整理是股價下降中途的一次抵抗形態,它維持的時間越長,下跌的概率越大;多頭行情中,矩形整理只是股價上漲過程中的一次盤整形態。
2. 矩形整理形態的整理周期在時間上屬於中期整理,它的形成時間要比三角形、旗形等整理形態都長,一般至少要30個交易日。
3. 矩形整理在形成的過程中,除非有突發性的消息擾亂,否則其成交量應該是不斷減少的,如果在該形態的形成期間,有不規則的高成交量出現,形態就可能失效。當股價突破矩形上限水平時,必須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但跌破下限水平時,就不需大成交量的配合。也就是說,股價上破要大量而下破可少量。
4. 矩形的突破以收盤價高於上界線或低於下界線為標志,突破的方向取決於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或各種消息面的配合。
5. 作為整理形態出現時,在股價突破矩形後,有時會出現反抽來確認突破是否有效。這種情形通常會在突破後的三天至三個星期內出現。反抽將止於頂線水平之上,往下跌破後的假性回升,將受阻於底線水平之下。隨後股價仍按原有趨勢的方向運動。
6. 股價向上突破整理形態後,矩形上邊的界線將變成支撐線;而股價向下突破整理形態後,矩形的下邊界線將變成壓力線。
7. 矩形整理形態在突破後有個理論上的突破高度。與其他形態不同的是,矩形的突破高度通常等於矩形本身的高度,即從矩形上邊界線向上或下邊界線向下量出相等距離處的價位,這就是股價上升或下降時的理論目標位。
8. 一個高低波幅較大的矩形,與一個狹窄而長的矩形形態相比,前者在未來更具突破力。一旦向上突破,將是迅猛漲升;而一旦下破,也將是快速下跌。
K線實戰
投資者可以把矩形整理形態和均線理論結合起來使用,這樣可以提高研判的準確性。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出現在股價長期均線下方附近時,股價的有效突破不僅要突破矩形的上方壓力線,而且還要向上突破長期均線,這樣才是真正的向上突破;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離長期均線較遠的下方時,股價突破後的高度和空間也比較有限,而且股價在到達長期均線附近時將面臨較強的壓力。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出現在股價長期均線的上方附近時,則矩形形態向上突破的力度比較強,漲幅應相當可觀,投資者應抓住這個有利機會;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出現在股價長期均線上方較遠的地方時,則矩形形態向上突破後的力度和高度將有限。
如果下降矩形整理形態出現在長期均線上方附近時,股價如果跌破矩形下邊支撐線但沒有跌破長期均線,那麼矩形的向下突破還不能確認;但如果股價既跌破矩形的支撐線又跌破長期均線,則矩形向下突破為有效突破,而且股價向下突破後的力度和空間將非常大。如果下降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長期均線上方較遠的地方,矩形形態的突破是以股價跌破矩形支撐線為主,但股價突破後的力度和空間不大,當股價跌到長期均線附近時,將獲得較強的支撐;如果下降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長期均線下方時,矩形形態的突破也是以股價跌破矩形支撐線為主,股價下跌的空間和力度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