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投資者是那些能夠發現自己的缺憾,並一直都希望多學些知識予以彌補的人;成功的投資者也是懂得謙遜、懂得敬畏的人。一旦某個人認為自己對股市無所不知、無所畏懼、無所不能,那麼失敗就是他必然的結局。
1.缺乏相關知識
江恩說:「過去十年中,我在投機市場投入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像許多人那樣損失了數千美元,經历了市場的起伏。如果初學者沒有足夠的相關知識就進入市場,遇到這種情況是難免的。我很快認識到,所有成功的人,無論是律師、醫生還是科學家,都花費了許多時間研究調查他們所追隨的目標和職業,然後再試圖從中取得利潤。」
很多投資者也曾依靠撞大運而取得過相當的贏利,輕松地賺了很多錢,但是很多人又輕易地賠了進去。投資者不能因為失敗就喪失信心,在投資的過程中,錯誤在所難免,犯了錯並不要緊。犯錯也正是一個學習的途徑,只要能吸取其中的教訓,錯誤就犯得值。要是反複犯同樣的錯誤就不對了。因此,要把每次錯誤都當成進步的鋪路石,分析每一次所犯的錯誤及其原因,以防止將來再犯同樣的錯誤。投資者要讓自己在每次挫折之後都有所長進、從失誤中提取經驗。
經過無數次實踐、反思、總結經驗教訓等不斷學習的過程,投資者就可以積累到一定的知識。畢竟,知識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因為成功的投資總要依靠知識才能獲得。江恩曾回憶一次經历:「就在幾年前,一樁經紀業務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突然失敗了,我把自己的錢都賠進去了。然而正像我的一位朋友當時所說的一樣,『他可能沒有錢,可他那些有關股市的知識就值數十萬美元,並且很快就能把知識兌換成現金』。短短的幾個月後,我就用很少的資金把錢賺了回來,原因在於我對股市的了解又有所增加,知道這次經历使我掌握了一種可以用來預測股市的數學方法,當自己的學識表明自己的判斷與市場表現相吻合的時候,我就努力抬高或打壓股市價格。假定沒有知識而空懷希望的話,結果會成甚麼呢?我就會像那些盲目相信華爾街交易中虛無縹緲的『希望』的交易人員一樣,仍然處於破產的困境中。」
2.不懂得止損
江恩在自己的多部著作中都一直強調止損單的重要性。他說:「我認為,無論重複多少次使用止損單的價值都不為過,因為這是唯一能夠保護投資者和交易人的一個安全閥;止損單在行情出現意外情況時可以避免重大損失,即使是因止損單而出現錯誤的那一次,通過下一次適時退出,也可彌補回來。所以,切記要下單止損。」
雖然國內股市上目前尚沒有止損單這種交易糢式,但是投資者在交易中可以自己設定止損點,同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的交易安全。
3.過度交易
當行情處於低迷或瘋狂階段時,投資者應力戒過度交易。財富的損失往往是在想要獲取一波行情最後的3到5個點時造成的。
當行情瘋狂上漲時,要保持冷靜,避免過度自信。狂熱、活躍的股市是由狂熱的炒作造成的。這種股市表現會強化人們的想象、誇大期望並使得理性的合乎邏輯的推理成為不可能。所以,在極端的股市當中要盡量保持清醒的頭腦。記住: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當遇到瘋狂、失控的股市時,就要趁著股災尚未釀成就先行出逃,因為一旦大家都意識到災難降臨時,就再也沒有出逃的機會了,每個人都想賣出卻沒有人想要買進的話,曾有的紙上富貴就會變成真實的虧損。
當行情處於低迷階段時,投資者也應控制自己,避免過於頻繁的交易。市場沒有機會時要學會等待,耐心是成功的法則之一。總之,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判斷受到期望或恐懼情緒的幹擾。
4.逆勢操作
賺錢的方法就是先判斷出走勢,然後再決定是否跟進。熊市時的長期走勢是下跌,安全的做法是等待股價反彈時賣出,而不是買入。如果在一個大熊市中,投資者盲目搶反彈、捉底,那麼隨著股票的不斷暴跌,投資者會把所有的資金都賠進去。這一條在牛市時也同樣適用:在一路走高的股市上始終都不應該輕易賣出;等待回調下跌再行加倉,要比試圖猜測頂部到來隨意賣出要賺得多。只有順應市場趨勢而不是逆勢而動,才能賺取大筆的利潤。
5.與市場對抗
如果買進或賣出一只股票,而這只股票並沒有在合理的時間內開始按照自己的判斷發展,那就不要再做了。越是堅持,越是希望股市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結果就會越糟糕。對此,江恩說:「接受2、3或5個點的損失總要比滿懷希望地持股觀望、最後遭受10到50個點的損失好得多。」
股票一旦開始上漲或下跌,就不會因為顧及人們的利益而停下來。股市中有句諺語:「如果股票不跟著你走,就必須跟著股票走」。始終都要跟著趨勢走,絕對不要逆趨勢而動。江恩說:「如果站在鐵道上看到一列火車以60英裡的時速朝你飛奔而來,你會站在原地希望火車在撞到你之前停下來或是希望自己沒準能夠把火車撞出軌嗎?當然不會,你會很快地從鐵道上跳出去。在股市上也應該如此行事,要麼讓它從身旁掠過,要麼就飛身而上,體驗馳騁的快樂。」
不論是一般的投資者還是投資機構,都會在市場上犯下錯誤,關鍵在於遭受損失時能否及時認錯。當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卻依舊心存幻想、苦苦支撐,即便是實力雄厚的機構,資金也無法和整個市場對抗,最終必遭滅頂之災;如果能迅速接受虧損並及時退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贏利的機會還會再次出現。
6.猶豫不決
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及時實施於行動,那麼思考得再成熟也沒有用。知道甚麼時候該出手交易卻沒能按時行動,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惋惜、悔恨等不良的情緒。長時間的猶豫不決會使這類不良情緒加倍蔓延,隨之判斷就會越糟糕,就越會在接下來的交易中犯錯誤。就像江恩曾說的那樣,即便給你一支最好的槍,你沒有勇氣扣動扳機,也就永遠不會獲取成功。
7.過高的贏利預期
大多數投資者都對股票投資的利潤抱有過高的期望。很多投資者都夢想著他們能在一個星期或是一個月之內獲得50%的利潤,這是不可能的。當然,有時候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機會,一天、一個星期或是一個月就能賺一大筆錢,可是這樣的好機會很少見,而且要過很長時間才會出現一次。一旦你遇上了這麼一次機會並且得到了很多利潤,千萬不要幻想著一直能像那樣大把大把地撈錢。行情的變化大部分時間都是正常的,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是不可能有機會大把撈錢的。很多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根本沒想過他們會有多大的機會能賺到多少錢,以及他們遭受損失的機會有多大。
江恩認為:「如果認為自己的利潤只有3到5點,千萬不要買進或賣出,除非在距當前一兩個點的位置上設定止損單。應當在有機會獲利或者至少獲利的可能大於損失的可能的時候再去交易。一般來說,冒著損失3到5點的風險去爭取3到5點的收益是不值得的。如果認為得到的利潤只有3到5點,那麼介入一只股票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可能判斷錯誤,反而會賠進去那麼多甚至更多。更好的做法是等到股票突破了阻力位,出現更大的獲利機會且行情變化更穩定的時候再介入其中。黃牛黨是賺不到錢的,他們只能獲得蠅頭小利。請記住,要發財,利潤就必須超過損失。規則就只能是減少損失積累利潤。」
8.不懂分散風險
諺語說「千萬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裡」。股票操作中,單一持股具有一定的風險,而適度地分散持有不同的股票,則可能在應對風險上具有較理想的效果。在如何分散投資風險上,江恩這樣建議:「如有可能,就從每類股票中都選擇一只,總共選上四五只,然後每只股票的買賣數量都一樣多。假如你有 5000美元,每只個股交易100股並把風險限制在3到5個點以內。這樣,即使連續五六次虧損之後,也還有資本去操作。通過利潤的運動,一次大的獲利往往就可以彌補四五次小額的虧損。但如果遭受了幾次大額損失卻只賺到了幾次小額的利潤,最終就沒有獲利的機會了。根據個股的實際表現,在距目前股價以下3到5個點的價位設止損單。這些個股當中可能有兩只表現不佳、達到設定的止損價位而被迫止損,但其餘個股可能並沒有那麼糟。這樣,還能持有部分股票,如果這些個股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就可以挽回做其他股票造成的損失並產生利潤。如果入市的時機合適並且合理,從以往的記錄看,選定的所有股票全部達到止損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只在一兩種快速變化的活躍股中交易,可能不會總是獲得希望得到的利潤,但這樣會更安全。」
9.為分紅而買入
在每年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披露和業績公告期間,一些上市公司總是會給投資者大筆的分紅回報。而很多人每逢此時都犯這樣的錯誤,總是想買進將要分紅的股票。因為股票大量分紅才買進是一個典型的投資誤區,通常,市場主力會利用這種誤區來獲取利潤,為分紅而來的投資者往往不但本金被洗劫,隨後能得到的分紅也就被一起削減了。要留心保護自己的資本,而不要只盯著分紅回報。進行交易時要看利潤點位而不是分紅,行情波動帶來的錢會比分紅要多。不要只是因為股票要分紅就買進,也不要因為股票不分紅就賣出。
投資者需要明白一點,決定股價走勢的是供求關系和公司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分紅與否。
10.難以把握交易時機
很多投資者不知道如何把握交易的時機,不是過早地賣出股票,就是賣出時已經太遲。
一些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已經很長,一直在期待著股票活躍起來並達到較高的價位,因此,股票剛剛啓動上漲時,他們就很容易賣出以兌現利潤,之後只能眼看著股票不斷繼續上漲而後悔不已。
另外一些投資者,即使行情出現了大幅攀升,他們也不會賣出,因為總想著股票還會出現更高的價位。可是股價根本沒有漲到他所期望的賣出價位。當股價剛開始下跌時,他決定如果股價再反彈到先前的價位,就賣出。股價的確又漲了,卻沒能達到先前的價位,隨後就跌得更低了。於是他又在心裡設定一個賣出價位,但這只不過是一個「期望」價位,眼看著股價越跌越低,股票從高位大幅下跌之後,他終於很不情願地賣出了。
對於以上兩類投資者,解決他們的難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江恩先生一再強調的——設定止損點。
11.人性的弱點
(1)恐懼
人為甚麼會在最低價位賣出股票呢?是因為害怕股票會進一步下跌。如果知道股票的價位已經跌至最低,就會無所畏懼,不但不會賣出,還會買進。當價位升至最高時,情況也是一樣。人為甚麼會在最高價位追漲?是因為害怕股價還會繼續上漲。如果人們有了知識,就會無所畏懼,就會做出正確的判斷。要想成功,就必須丟掉恐懼,而唯一可以消除恐懼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多地獲得知識。
(2)貪婪
每次出現牛市時,很多原本能賺到很多利潤的交易者卻沒有適時拋出。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股價下跌,當利潤都化為烏有、本金開始出現大幅虧損之後才拋出,這其中的原因就源自於「貪婪」。
江恩講過一個故事:「我認識了很多年的一位先生,在1921年以80美元的價格買進了美國鋼鐵。他一直持有這些股票,在1927年得到了40%的紅利。隨後,這只新股跌到了111.25美元。當股價反彈到115美元時,他又買進了一些,並將所有的股票一直持有到1929年9月股價上漲到了261.75美元。當很早以前股價漲至175美元時,他就說等股票漲到200美元時就賣掉,但當股價突破200美元時,他判斷股價會漲到250美元,就繼續等待股價達到這一價位再賣出。在美國鋼鐵攀升至250美元時,他碰到了我的一位朋友,跟我的朋友說,江恩現在怎麼看美國鋼鐵呢?我的朋友說,江恩說這輪行情將在8月底左右達到頂部,他準備用美國鋼鐵股來做空。那個人說,我聽說美國鋼鐵將會漲到300美元甚至更高,之後1股將拆分成4股,我準備到那時候再出手。1929年11月,美國鋼鐵成交價為150美元時,那個人來到我朋友的辦公室,我的朋友問他,你是在250美元以上賣出的美國鋼鐵嗎?他回答說沒有賣,現在還在他手裡。我的朋友問:『在你有那麼大一筆錢好賺時,究竟為甚麼沒賣呀?』那人回答說:『在股價快要漲到最高時,不知怎麼像是施了催眠術,只想睡上一覺;然後,在股票接近底部的時候才醒過來,意識到發生了甚麼事,但此時賣出已經太晚了。』」
(3)逃避
投資者賺錢時會產生自信,感覺自己的判斷很準,成功都是自己一人的事。而當遭受損失時,就會持另一種態度,很少責備自己或嘗試從自己身上找出造成損失的原因。他會找借口,給自己開脫:如果自己要是沒有聽從某某人的建議,就一定會賺到錢。他找出了很多很多「如果」、「還有」和「但是」,他認為這些都不是自己的錯誤。正因為如此,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當投資者把自己的過錯都歸咎於別人、永遠持一種逃避錯誤的心態,而不能正視自身的缺點時,那麼成功對他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犯錯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承認錯誤、糾正錯誤,成功的經驗正是由此積累而來的。
(4)盲從
很多投資者限於各種原因或者出於懶惰心理,不願意進行獨立思考,而更願意讓別人替自己思考;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來決定自己的交易行為。投資者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親自研究和調查;要有自己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在證券市場上,盲目地從眾行為,幾乎等同於虧損和失敗。